视力保护色 - 杏仁黄 秋叶褐 芥末绿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九江市庐山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更新时间 2015-02-10 16:21:23

九江市庐山区是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区之一。自2011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庐山区坚持高起点规划教育布局、高速度推进基础建设、高层次打造教师队伍、高标准提升教育质量,科学统筹体系、布局、投入、师资、质量和机会六项义务教育均衡目标要求,强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城乡教育得到了高位、高速、同步、协调发展,让百姓切实享受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惠。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进一步增强,教学改革有序推进,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初步得到实现,并于2013年底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上被授予2013年度江西省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20151月,庐山区代表我省顺利通过了国家督导检查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庐山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科学统筹教育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经费增长、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惠民政策,切实缩小了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

一是科学统筹教育规划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现政策体系和教育布局均衡。庐山区制定了《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性文件,确定了城区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三步走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区委、区政府坚持五有四优先,即谋划全局有位置、工作抓手有项目、经费投入有保障、解决问题有办法、狠抓落实有督查;教育事业优先谋划、教育经费优先拨付、教育人才优先安排、教育环境优先治理,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积极参与九江大教育布局,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建设了2200亩的九江城南教育园区。投入3.6亿元新建区一中新校区、投入7000万元新建区第一幼儿园、投入5900万元新建双峰小学庐山区校区、投入1400万元扩建区第一小学,对713学校和外国语学 校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投入4000万元对新港中学进行整体搬迁,投入2800万元新建姑塘中小学,对18所农村学校进行增容、扩容。三年来,共投入校建资金6.1亿元,整体新建学校4所,幼儿园1所,改扩建学校31所,新建、维修校舍20.8万平方米。

二是科学统筹教育经费增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实现教育投入及师资力量均衡化。庐山区率先在全市将高中和公办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全额列入区财政预算,教师工资总额略高公务员工资标准。试点三年来,全区共投入5033万元购置教学设备。在全省率先实现多媒体设备和交互式电子白板进教室,全区580个教学班全部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和 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率达100%。全区班班通覆盖率、实验成套设施配备率、中小学计算机拥有率和完好率均达到100%。全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 网,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2010年起,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统一的师生比,教学点根据学生人 数配备相应数量的老师,确保每个班不少于2名教师。推行新教师农村服务期制度,定向定岗招聘制度等新举措,新招录教师和三支一扶支教教师全部安排到农 村学校任教,注入新鲜血液,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

三是科学统筹教育教学改革和惠民政策,着力实现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均衡。庐山区坚持以主题教育为重点,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特色文化为抓手,推行一校一品 动,着力构建和谐育人氛围。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免试就近入学、高中均衡招生、严格学籍管理、特色学校创建等一系列措施,全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坚持校际均衡发展,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庐山区推行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采用+N模式,建立了8个学校互助共同体,实现 学校覆盖率100%。通过开展课堂教学示范,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学校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建立和完善了从在园幼儿到大学生的贫困学 生救助和帮扶长效机制,多形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严格落实相关教育资助的对象、标准、发放办法以及经费保障、监督办法的相关政策规定,确保学生不 因贫困而失学。在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时,在入学、编班、学习等各方面与城市孩子同城同待遇,做到三个一样:一样入学、一样就读、一样免费。 建立完善流动留守儿童的服务机制,形成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等共同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体系。(九江市教育局教改办 供稿)



 
 稿源: 文章作者: 点击数:
返回首页】【关闭


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1909室
电话:0791-86756235、86756236(兼传真),教改QQ工作群:285716478,邮箱:jxjygg@163.com
严禁复制、镜像。备案序号:赣ICP备05005890号